別等咳血才后悔!早期肺癌的5個信號,現在知道還不晚
在醫院門診,經常能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人因為突然咳出血,才匆匆就醫,結果才知道是肺癌,而且往往不是早期。其實,早期肺癌大多不像想象中那樣有“劇烈”癥狀,日常中的一些小信號,如果早點意識到,能給健康多一層保障。很多人直到晚期才警覺,實在可惜。
01 什么是早期肺癌?為什么發現越早越好? ??
說到肺癌,絕大多數人會想像成“晚發現就沒救”,其實這里頭最關鍵的,就是“早”。
早期肺癌,指癌癥僅局限于肺部,沒有擴散到別的地方。這樣的時候做治療,醫學上叫“根治幾率高”,五年生存率能達到80%以上。但一旦拖到晚期,這個數字會降到十幾甚至個位數,可見早期發現有多重要。
02 身體發出這些信號時,要當心了! ??
可能有人會說,肺癌早期到底能有什么感覺?其實,很多信號不會很劇烈,反而容易被忽略。以下5種早期信號,值得大家仔細回想一下:
早期癥狀 | 生活場景舉例 |
---|---|
1. 干咳持續2周以上 | 本來幾天就沒事的咳嗽,這次卻磨磨嘰嘰不見好,人也沒明顯感冒 |
2. 運動后容易氣短 | 爬個樓、快走幾步就覺得喘得厲害,以前沒這樣 |
3. 不明原因胸痛 | 偶爾覺得胸口悶,尤其深呼吸或轉身時有點疼,找不到原因 |
4. 反復肺部感染 | 總是咳痰、低燒,反復幾周或者一年里多次被醫生說“像支氣管炎” |
5. 疲勞感加重 | 感覺最近老是沒勁兒,睡再多也累,跟平時不同 |
03 哪些人更容易得肺癌?不只是吸煙者! ??
- 吸煙及二手煙: 吸煙產生的有害物質最容易導致肺部細胞突變,哪怕只是陪家人抽煙的人,也處于高風險行列。
- 職業接觸(石棉/氡氣等): 長期在礦業、裝修、化工等職業環境下工作的朋友,接觸到特殊粉塵氣體,肺部“累積傷害”可能更高。
- 空氣污染: 城市中空氣污染物微粒,長期吸入會讓肺部慢慢變得“不耐用”。
- 家族史: 如果有直系親屬得過肺癌,自己發病風險會比普通人高一些。
- 女性非吸煙者: 過去有“肺癌多是吸煙老頭病”之說,現在女性非吸煙患者在逐年增加,數據已經說明女性同樣要警惕,不可掉以輕心。
04 確診需要做哪些檢查?會不會很痛苦? ?????
很多人因為害怕“檢查疼”或“檢查會加重病情”,選擇拖延。其實,早期肺癌的影像、活檢流程遠沒有大家想得那么可怕。
- 低劑量CT(LDCT): 現在主流的篩查方式是低劑量螺旋CT,不需要打針,也不會疼痛,對身體輻射非常小,用幾分鐘就能拍清楚肺部是否有結節或微小病變。研究顯示,通過低劑量CT篩查,肺癌死亡率可降低20%。
- 活檢: 如果發現可疑結節,醫生會推薦取一點組織,顯微鏡下判斷是不是癌癥?,F代活檢方式創傷很小,一般局部麻醉就能完成,幾乎不會加快腫瘤擴散。
05 早期肺癌還能治愈嗎?有哪些治療方案? ???
很多人一聽到“癌癥”就把它當作不治之癥,其實早期肺癌治療選擇很多,并非只有“切掉一半肺”這一條路。
- 微創肺段切除手術: 一般首選,早期小結節可通過胸腔鏡完成,切口小、恢復快,還能多保留健康肺組織。
- 立體定向放療: 針對不能/不愿手術的人,醫生可以選擇高精度“打靶”消滅局部腫瘤,不傷及周圍健康組織。
- 消融治療: 針頭定位熱能或冷凍處理小結節,適合身體承受能力較差的患者。
06 做好這5件事,讓肺癌遠離你 ??
日常生活里,幾個簡單習慣,對預防肺癌很有益。這里分享5條可操作的小建議,落實在行動比看“禁忌清單”更有效。
措施 | 行動建議 | 實用說明 |
---|---|---|
1. 戒煙 | 什么時候都不晚,制定分階段戒煙計劃,比如第一周減少一半,逐步轉為完全不抽 | 不論抽了多少年,停止后肺部自我修復能力都會啟動 |
2. 廚房做好通風 | 烹飪時記得開油煙機/窗戶,盡量縮短炒菜時間,減少油煙吸入 | 特別是經常做飯的家人,廚房通風很關鍵 |
3. 居家檢測氡氣 | 可購買檢測儀器,特別是一樓或地下室家庭 | 氡氣長期吸入對肺組織有慢性損傷 |
4. 適量攝入維生素E | 多吃堅果、深綠色蔬菜,如核桃、菠菜等 | 有助于抗氧化,減少細胞損傷風險 |
5. 定期低劑量CT篩查 | 45歲以上或高危人群,每年1次低劑量螺旋CT | 能及時捕捉微小病變,早篩查早收益 |
07 即刻行動,別讓健康“拖延癥”帶來遺憾 ??
很多時候,咳幾天沒重視、覺得累歸咎工作,錯過了最佳的“易處理時期”。其實,主動體檢和健康意識,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如果家里有人有肺病史、或者自己年齡超過45歲,別把體檢和身體小變化拖成“習慣性忽略”。
最后再強調一次,肺癌并不是可怕到不可防控的疾病,關鍵在于早發現、早處理。定期檢查,懂得身體信號,就能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里。健康需要關心,也需要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