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0秒就有1人死于肺癌!這些信號千萬別忽視,現在知道還不晚
開門開窗,一天的生活開始了,新聞推送里又見肺癌的高發提醒,難免想問:為什么肺癌案例越來越多?其實,無論是愛抽幾口煙的中年大叔,還是天天奔波城市里的年輕人,身邊或遠或近,總有聽說有人被診斷出肺癌。它不會挑人,只要機會合適,就會悄無聲息地靠近。你或許不曾注意,一個感冒似乎怎么都好不了,一陣莫名的胸悶、咳嗽,可能就埋著風險種子。今天聊聊肺癌,早點了解,防患未然。
01 肺癌到底是什么?為什么這么危險?
簡單來說,肺癌是一種肺部出現異常細胞,這些細胞像是城市里失控的建筑工人,原本應該有序擴建,卻開始胡亂生長,甚至還“越界占地”,擠壓并破壞周邊健康組織。肺癌早期可能并不太惹眼,所以特別容易被忽略。一旦擴散到身體其他地方,治療起來難度陡然上升。
根據2022年中國癌癥報告,每年死于肺癌的人數居高不下,平均每30秒就有一人因肺癌離世。這樣高的致死率,主要是因為70%以上的患者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統計顯示,肺癌總體5年生存率還不到20%。落在家庭、落在個人身上,影響遠不止健康本身。
02 出現這些癥狀要當心!可能是肺在"求救"
癥狀描述 | 簡單例子 |
---|---|
莫名其妙的咳血 | 早上刷牙時痰里有幾點血絲,但并沒有感冒發燒 |
持續胸痛 | 一個月內總感覺胸口發悶、隱痛,休息也沒用 |
嗓音嘶啞 | 平時嗓子很好,現在突然沙啞,持續兩周還沒好轉 |
體重莫名下降 | 三個月瘦了8斤,卻沒有刻意減肥 |
反復無明顯原因的肺炎 | 這個冬天感冒了兩次,每次都拖成了肺部感染 |
咳嗽加重,特別是吸煙者出現咳嗽習慣改變 | 40歲男性,煙齡二十年,咳嗽變得比以前厲害,夜里也老咳 |
TIPS 這些癥狀不等于一定就是肺癌,但如果反復出現、持續時間超過三周,就該引起重視。特別是長期吸煙人群,原有慢性咳嗽出現新的加重,最好盡快就醫篩查。
03 三大致命誘因!九成患者都中招了
- 吸煙: 這是肺癌風險最高的單一因素,占所有病例的90%以上。吸煙時,煙霧中的上百種有害物質進入肺泡,大大增加了異常細胞的發生。醫學界研究發現,長期吸煙的人比不吸煙者得肺癌的風險高15到30倍。而且不僅限于紙煙,雪茄、水煙、電子煙都存在相關危險。
- 空氣污染: 城市空氣中的PM2.5及有機化合物,同樣能刺激或損傷呼吸道。住在工業區、臨街等環境較差、人群密集地帶,風險明顯大于空氣清新的鄉村。不少上班族加班晚歸,每天暴露在重污染空氣下,長年累月更難防范。
- 職業暴露: 建筑工人、煤礦工、煉化廠員工、卡車司機等,日常工作中和石棉、煤焦油、柴油廢氣打交道,這些環境下的細小顆粒和有害氣體,增加呼吸道慢性炎癥,從而推高肺癌發生率。
數據顯示,90%的肺癌患者都至少中了以上一項風險因素。年齡增長、長期熬夜、慢性肺部炎癥及家族中有類似病史的人,需要額外小心肺部健康。
04 確診要做哪些檢查?痛苦嗎?
低劑量胸部CT (推薦篩查手段) 檢查用時短,輻射量僅相當于6張普通胸片,可以早期發現很小的肺部結節,目前已經成為中老年和高風險人群年度體檢的常規選擇。大部分人反饋,沒有明顯痛感,僅需平躺2-3分鐘即可完成。
支氣管鏡檢查 通過細管伸入呼吸道,方便醫生直視氣管和主支氣管內部,一般在麻醉下進行。偶有人覺得不適,但過程通??赡褪堋?
組織活檢 如果影像學提示有可疑結節,需用細針穿刺或刷取細胞做活檢化驗,明確是否癌變,這一步對診斷分型和后續治療方案很關鍵。
不少人最擔心的是檢查中的痛苦。其實,現代肺部影像檢查創傷很小,疼痛感有限,絕大多數流程在門診當天就能完成,不會影響生活和工作。
05 治療方法怎么選?效果如何?
方法 | 主要適用 | 效果說明 |
---|---|---|
手術切除 | 早期非小細胞肺癌,腫瘤局限 | 局限型患者通過切除腫瘤,5年生存率超80% |
靶向治療 | 有EGFR等基因突變的患者 | 有效率達70%,副作用比傳統化療小 |
免疫治療 | 腫瘤標記物適合者,中晚期患者 | 部分患者可獲得長期生存機會,聯合化療時對部分人有效 |
放療、化療 | 腫瘤擴散或多發轉移 | 抑制腫瘤生長,減輕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
有位52歲的女性,因早期篩查發現不到1公分結節,及時手術后恢復良好。她的經歷說明,越早干預,治愈率越高。
TIPS 大多數早期肺癌患者選擇手術,若因身體原因不適合則可考慮微創、藥物及放療等不同方案。具體方法須根據類型、分期、體質、病理結果綜合決定,最好與專業醫生詳細溝通。
06 做好這5件事,肺癌風險直降50%!
- 戒煙 ?? 研究表明,戒煙10年后肺癌風險可下降50%,而且無論年齡多大,邁出戒煙一步始終有益。可以逐步減少煙量,也可以配合戒煙門診或替代產品。家人支持、寫下目標、記錄進展,都能提升成功率。
- 改善廚房通風 ?? 烹飪時開油煙機、定期開窗,能有效減少油煙對呼吸道的刺激。油煙中的有害物質也是引發肺部病變的重要因素,特別是經常炒菜的朋友尤其要注意。
- 增加綠葉蔬菜攝入 ?? 菠菜、芥藍、油麥菜等富含維生素與對身體有益的抗氧化成分,有助于增強肺部修復能力。日常飲食建議每餐搭配不同的顏色蔬菜,養成好習慣。
- 高危人群定期篩查 ?? 50歲以上,或40歲以上有長期吸煙史、職業暴露、家族史者,建議每年做一次低劑量CT。尤其是有相關“警示癥狀”但未確認者,這一步十分必要。
- 日常鍛煉和保持心情平穩 ???♂? 規律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車,不僅能提升肺功能,還能激發身體免疫力。壓力大時,可以嘗試冥想、聽舒緩音樂,幫助身心恢復。
附:有研究建議,40歲以上吸煙者、有直系親屬患肺癌的朋友,每年做一次低劑量CT極為關鍵。早期發現后,治愈率可高達90%,切莫拖延。
其實,肺癌沒想象中遠,只是日常很多信號容易被忽略。呼吸系統像是一座城市的凈化器,做到戒煙、勤鍛煉、注意通風,定期篩查,風險九成可以規避掉。今天的科普,如果能讓你多關注一次家人的小咳嗽,或是自己勇敢踏出戒煙第一步,那就已經足夠有意義了。健康路上,做點改變,總是比什么都不做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