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65歲的男性朋友,最近排尿時總覺得費勁,晚上還要起夜兩三次。起初以為喝水多,后來次數越來越多,甚至有點尿不盡的感覺。這樣反復半年后才去醫院檢查,結果才發現問題。
階段 | 典型表現 |
---|---|
早期 | 排尿無力、偶爾夜尿或滴瀝,但多無明顯不適 |
晚期 | 持續排尿困難、明顯血尿、骨頭長時間疼痛 |
很多人問:“為什么有人得,有人不得?”其實,前列腺癌的發生,并不是完全的偶然。主要和這幾方面有關:
研究指出,環境和生活習慣雖然不能直接決定是否一定會得病,卻能“推上一把”。所以,有這些風險因素的人,需要格外關注自己的健康變化。
前列腺癌常被稱為“潛行者”,因為很多時候毫無癥狀。早期發現的關鍵,就是主動篩查。最主要的檢查方法有兩個:
檢查頻率怎么選?
一般建議??:
普通男性 | 50歲起,每1-2年篩查 |
高危人群(有家族史/黑人) | 45歲起,每年一次 |
如果PSA異常或直腸指檢發現硬結,醫生通常會建議進一步做影像學檢查或前列腺穿刺活檢,以明確診斷。
說起來,前列腺癌的治療方案非常多樣,最主要要根據病情、身體狀況決定。每個人的應對方式都不太一樣,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
如果問怎樣才能遠離前列腺癌?說難其實也不難。主要是從生活的小細節做起,讓前列腺順順利利地“運轉”:
前列腺癌不能說“可怕”,但值得我們上心。該檢查別嫌麻煩,身體的小信號不要放過。家里有老人的,可以幫他們預約體檢,少吃多運動、多笑,都是積累健康的好方法。有時候,一個小小的改變,或許就是守護健康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