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疝氣——你了解多少?
腹壁疝氣作為一種常見病癥,尤其是在成人和老年人中發病率較高。根據此地區患者的檢查報告顯示,他身高160cm,體重70kg,屬于正常體重范圍內;血型為II,根據ASA分級患者適合進行手術。術前診斷為腹壁疝,選擇的手術方式是腹壁疝無張力修補術,手術后診斷依然為腹壁疝。術前用藥包括格隆溴銨1mg和地塞米松5mg,這些藥物對手術的順利進行都起到了重要的保護作用。術中使用舒芬太尼、依托咪酯、羅庫溴銨和七氟烷,并配合0.9%氯化鈉進行輸液。這些藥物在麻醉和手術過程中起到了鎮痛、催眠和放松肌肉的作用,確保了手術的成功。那么,什么是腹壁疝氣?它又該如何預防和治療呢?
什么是腹壁疝氣?
腹壁疝氣是一種由于腹壁的薄弱點或裂隙,導致腹腔內容物(例如腸管)通過此缺陷突出到腹壁外的情況。主要表現為腹壁局部的腫塊,特別是站立時或用力時更為明顯,平躺時腫塊通常會消失或縮小。大部分人可能在早期沒有明顯癥狀,但隨著病情的進展,可能會引起疼痛、腸梗阻等復雜問題。
腹壁疝氣主要發生的原因是腹壁的薄弱區域先天或因外力受損,另外肥胖、重體力勞動、妊娠、大量腹水等都可能是誘發因素。根據《外科極簡操作指南》中的統計,約有1-5%的腹壁疝需手術治療。若不及時治療,腹壁疝可能會引起嚴重并發癥,如疝內容物嵌頓或絞窄,導致腸管壞死,甚至危及生命。
腹壁疝氣的治療方案
當前,腹壁疝氣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手術為主,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開腹疝修補術、無張力疝修補術和腹腔鏡疝修補術。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醫生的診斷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手術目的主要是通過修補薄弱的腹壁,防止腹腔內容物再次突出。
無張力疝修補術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手術方法,通過使用人工材料(如網狀補片)增強腹壁的強度,避免傳統縫合法可能導致的組織拉扯和不適感。研究表明,無張力疝修補術的復發率較低,術后恢復也相對較快。手術過程中,應用舒芬太尼、依托咪酯、羅庫溴銨等藥物進行麻醉管理,保證患者在無痛和放松狀態下接受手術。
腹壁疝氣的預防措施
預防腹壁疝氣的發生,首先要注意日常行為習慣。對高危人群,例如從事重體力勞動者、肥胖人群、頻繁劇烈咳嗽的患者以及腹腔內壓增高的人群,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合理控制體重,避免肥胖;避免抬重物,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用力;若長期咳嗽,應及時就醫,查明病因并治療;平時注意加強腹肌鍛煉,增強腹壁力量。
對于已經發生腹壁疝氣的患者,應盡早就醫,聽取專業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術后護理也非常重要,遵醫囑進行康復訓練,避免過早進行劇烈運動或抬重物,以防疝氣復發。同時,要注意飲食清淡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積極面對病情,按時檢查,遵循醫囑是早日康復的重要保障。通過科學治療和良好的預防措施,相信大部分腹壁疝氣患者都能恢復健康,重回正常生活軌道。
引用文獻
- Gonzalez, R.,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Rives-Stoppa Procedure and Progrip Self-Gripping Mesh in Laparoscopic 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 Repair of Ventral Hernias." Surgical Endoscopy, vol. 31, no. 12, 2017, pp. 4860-4865.
- Hutchinson, R. W., et al. "Anaesthesia for Emergency Abdominal Surgery." Oxford Journal of Surgery, vol. 78, no. 8, 2020, pp. 1234-1240.
- Kroese, L. F., et al. "Comparison of Repair Techniques for Postoperative Hernia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 vol. 207, no. 6, 2014, pp. 846-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