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藥物在急性胰腺炎治療中的應用指南
01 麻醉藥物是什么?基礎認知 ??
急性胰腺炎帶來的疼痛非常讓人難受,一些患者甚至躺下都覺得不舒服。其實,在醫院,醫生通常會用到麻醉藥物來幫病人緩解這種強烈的痛感。這些藥物并不等同于“開刀時用的大麻醉”,而更多時候,是協助身體穩住狀況,幫助人恢復平靜。有點像為煩躁的大腦蓋上一床溫暖的被子,讓你能喘口氣,暫時忘掉疼痛,安心等待病情改善。
- 麻醉藥物不僅止痛,還對重癥監護和某些治療過程很重要。
- 用藥會考慮基礎疾病,例如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的特殊需求。
02 急性胰腺炎有哪些明顯癥狀???
有時候,身體發出的信號很直接。急性胰腺炎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劇烈的上腹疼痛,肚子像被緊緊勒住,很多人會不自覺地彎著腰緩解疼痛。而且,疼痛常常持續不退,進食后更加嚴重。部分患者會伴隨惡心、嘔吐,有的人甚至反復吐到虛脫。一位62歲的大叔在家里吃完飯后隨著肚子痛的越來越猛烈,最終家人發現他面色發白不斷冒冷汗,這才急忙送醫。像這樣的持續強烈不適,絕不應拖延。
- ?? 持續性劇烈上腹部疼痛,不容易緩解
- ?? 惡心、反復嘔吐、食欲驟降
- ?? 有時出現發熱、黃疸(皮膚泛黃)
03 急性胰腺炎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說到底,急性胰腺炎為什么會突然出現?原因主要來自三方面:膽道疾病、飲酒和高脂飲食。其中,膽結石一旦將胰腺的排泄通道堵住,就容易讓消化酶反流,激活自身消化,胰腺就像“自食其果”一樣出問題。重度飲酒讓胰腺反復受刺激,時間長了也容易出麻煩。再加上近年生活條件變好,動物油(比如肥肉、油炸食物)吃多了,油脂代謝失調,患病幾率也隨之上升。
危險因素 | 作用機制 |
---|---|
膽石癥 | 膽結石導致胰腺導管阻塞,引發消化酶激活 |
飲酒 | 酒精反復刺激胰腺組織,誘發炎癥 |
高脂飲食 | 油脂過多,增加胰腺負擔,易致發作 |
其他慢性病 | 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本身胰腺易損傷 |
04 如何確診急性胰腺炎? ??
懷疑自己不舒服,真正搞清楚是不是急性胰腺炎,還需要醫生來判斷。醫院里的流程一般是先詳細了解你最近的癥狀和病史,再通過體格檢查,看腹部有沒有壓痛、反跳痛等典型體征。血液化驗(查淀粉酶、脂肪酶)也十分重要,因為這兩項指標只要升高就基本八九不離十。另外,影像學檢查(比如腹部CT、超聲)能夠更準確地看到胰腺、膽囊的具體變化。
- 醫生問診(病史、家族史)
- 觸診腹部有無壓痛
- 血液化驗(淀粉酶/脂肪酶)
- 腹部超聲或CT
05 治療思路是怎樣的?麻醉藥物如何用???
治療急性胰腺炎,醫生不會讓你一上來就吃藥,而是推薦“禁食、靜脈補液加鎮痛”三件套。禁食是減少胰腺“加班”,補液是解決身體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鎮痛才是讓病人松一口氣的關鍵,麻醉藥物的選擇就顯得很棘手。
常用麻醉藥物 | 主要作用 | 適用人群 |
---|---|---|
苯磺酸瑞馬唑侖 | 快速鎮靜,緩解焦慮和疼痛 | 術前準備、需短暫鎮痛者 |
舒芬太尼 | 強效鎮痛、手術與重癥監護用 | 重癥患者和術后患者 |
布桂嗪 | 中等強度鎮痛,輔助止痛方案 | 早期或輕癥胰腺炎患者 |
比如,重癥患者往往要在監護室里連續輸注麻醉藥,保證鎮痛同時隨時調整劑量。醫生會密切盯著心跳、血壓、呼吸等變化,確保藥量既能止痛又不帶來嚴重副作用。有一位28歲的女性,因重癥胰腺炎入院后面臨極強腹痛,醫生通過微量泵控制舒芬太尼的用量,既讓她鎮靜下來,也沒有出現呼吸抑制等復雜問題。每個人的用藥量和方案都是專屬定制,絕不是一刀切。
- 動態調整劑量,關注基礎疾病、年齡和體重等個體差異
- 用藥期間密切監測生命體征,防止低血壓和呼吸問題
- 目前新型麻醉藥物和精準監測技術正在不斷進步,未來治療會更加安全高效
06 怎樣預防和更好地恢復???
急性胰腺炎不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小麻煩”,但只要平時保養得當,發病幾率可以大大下降。首先,吃飯要有節制——多搭配一些蔬菜水果、豆制品,合理攝入瘦肉和魚類,有助于減少胰腺負擔。像全麥面包、燕麥等雜糧類食物,對身體代謝大有好處。運動則是發動機,每周三次30分鐘的適量運動,比如快步走、游泳,讓身體循環起來,減少肥胖和相關代謝問題。如果有家族膽結石或其他慢性疾病史,定期體檢更是關鍵,早發現隱患早處理。
推薦食物 | 益處說明 |
---|---|
綠葉蔬菜 | 補充微量元素、減少炎癥 |
燕麥全谷物 | 增加膳食纖維,調節血脂 |
低脂魚肉 | 優質蛋白不增加胰腺負擔 |
豆制品 | 增強飽腹感,維持血糖平穩 |
- 建議40歲后定期做腹部B超檢查,家里有膽結石或胰腺病史尤其重要
- 發現腹部持續不適時,不要擅自用止痛藥,應第一時間到正規醫院就診
- 康復期要緩慢過渡飲食,遵循醫生指導,避免突然進食高脂或刺激性食物
- 適當曬曬太陽,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對康復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