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應性鼻炎與慢性鼻竇炎的識別與預防
變應性鼻炎以及慢性鼻竇炎是常見的耳鼻喉科疾病,而根據患者的檢查報告顯示,發現其有頻繁噴嚏和流清涕等癥狀,結合CT檢查結果顯示其患有鼻竇炎。體格檢查中患者雙鼻通暢,但粘膜蒼白且有清水樣分泌物,進一步診斷為慢性鼻竇炎和變應性鼻炎。
變應性鼻炎(也稱過敏性鼻炎)是由機體免疫系統對外界過敏源(如花粉、塵螨、寵物毛發等)產生過度反應引起的疾病,常表現為噴嚏連發、清水樣鼻涕、鼻塞、鼻癢等癥狀。而慢性鼻竇炎則多由細菌、病毒感染或過敏性鼻炎引起,主要癥狀包括頭痛、面部壓痛、鼻塞和膿性鼻涕等。
可能的疾病
從患者的癥狀和檢查結果來看,醫生初步診斷其為變應性鼻炎和慢性鼻竇炎。這兩種疾病雖然常見,但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會導致長期的困擾和不適。
變應性鼻炎的發病機制多由IgE介導,通過接觸過敏源激發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釋放多種炎癥介質,引起鼻部癥狀。而慢性鼻竇炎的病因復雜,可能包括感染、過敏、呼吸道阻塞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鼻竇黏膜的持久性炎癥。
變應性鼻炎可導致多種并發癥,如哮喘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增加、睡眠質量下降、記憶力和注意力減退等。此外,慢性鼻竇炎長期未控制可引起鼻腔結構損傷、眼部并發癥(如眼眶蜂窩組織炎)以及顱內感染。
治療方案
針對變應性鼻炎和慢性鼻竇炎的治療,通常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方面,抗組胺藥、鼻用糖皮質激素、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減充血劑等是常用藥物。例如,患者被處方了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這是一種鼻用糖皮質激素,能有效減輕鼻部炎癥反應。此外,蒼耳子鼻炎丸和枸地氯雷他定片也是較為常見的治療藥物。
而對于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癥狀嚴重的患者,免疫療法(即脫敏療法)、鼻腔沖洗、手術治療(如功能性鼻竇內窺鏡手術)等也均是有效的治療方式。研究表明,使用鼻內糖皮質激素及抗組胺藥能顯著減輕變應性鼻炎癥狀,但需長期使用和定期隨訪。
預防措施
對于變應性鼻炎和慢性鼻竇炎的高危人群,預防措施尤為重要。變應性鼻炎高危人群通常為有過敏史或家族過敏史者、在特定環境中暴露較多者(如接觸塵螨、花粉、霉菌或寵物毛發等)。平時應盡量減少接觸已知過敏源,例如更頻繁地清潔家居、使用防塵螨床上用品、在高峰花粉季節減少戶外活動并使用空氣凈化器等。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管理壓力等,對提高免疫力也有幫助。早期發現和干預是預防慢性鼻竇炎惡化的重要原則,注意鼻部衛生、及時治療感冒、避免長時間暴露于刺激性氣體或煙霧中,能夠有效預防慢性鼻竇炎的發生和復發。
總的來說,變應性鼻炎和慢性鼻竇炎的早期發現和治療對于減少癥狀、提高生活質量至關重要。希望大家能夠重視自身健康,若出現相關癥狀及時就醫,切勿忽視。
- Canonica GW, Bousquet J, Mullol J, et al. A survey of the burden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Europe. Allergy. 2007;62 (Suppl 85):17–25.
- Fokkens, WJ, et al. EPOS 2012: 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2012. Rhinology. 2012;50(Suppl 23):1-298.
- Shin SH, Ye MK, Lee SH. Effects of P-glycoprotein Inhibitors on the Resistance to Corticosteroids in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Allergy. 2017;72(10):1461–1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