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階段,癥狀常常很輕:偶爾咳幾聲,或覺得疲憊,比平常容易氣喘,沒有力氣,總是想多休息。這些變化說起來微小,卻是身體在悄悄給出信號。
健康影響:這些早期信號就像汽車儀表盤的小燈亮了一下,如果置之不理,輕微的呼吸不適很快可能演變成嚴重的呼吸衰竭或多臟器功能問題。因此,對這些“小變化”保持警覺很有意義,尤其是老人和基礎疾病人群。
說起來,重癥肺炎不是“非要運氣差才會中招“,生活中很多因素會讓人噩“撞上”這樣的不速之客:
風險因素 | 危害機制簡析 |
---|---|
慢性基礎?。ㄌ悄虿 ⒏哐獕旱龋?/td> | 免疫力下降,肺部抵抗力降低,細菌/病毒易入侵 |
高齡或兒童 | 身體免疫系統發育不全或衰退,感染后容易加重 |
吸煙、空氣污染暴露 | 損傷呼吸道上皮,增加感染機會 |
長期臥床、活動少 | 肺部通氣差,痰液不易排出,細菌滋生 |
免疫系統缺陷 | 如腫瘤化療、器官移植患者,感染發展快且兇險 |
營養不良 | 全身抗病能力低,容易合并多種感染。 |
醫學領域研究還發現,一部分重癥人群會出現復雜的代謝紊亂和電解質失衡,這會加快病情進展。比如重癥時電解質異常或者腎功能不全,治療難度隨之升高。
這些風險并非完全可以避免,但早知道、早關注,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是第一步。
說到預防,簡單實用才是真理。不必“談病色變”,下面這些方法堅持下來,能極大降低重癥風險。
方法/飲食 | 具體做法 | 健康意義 |
---|---|---|
新鮮蔬果 | 日常多吃深色葉菜、柑橘類水果 | 富含維生素和抗氧化物,提升免疫力,對抗細菌/病毒有幫助 |
充足蛋白質 | 每天吃適量魚、瘦肉、雞蛋或豆制品 | 增強身體修復能力,提高抗病戰斗力 |
保持適量運動 | 每周3-5次快步走30分鐘,家務和輕體力勞動也有效 | 改善血液循環,幫助肺部代謝廢物 |
增強個人衛生 | 勤洗手、外出戴口罩、少去人群密集場所 | 切斷感染途徑,減少病毒細菌接觸機會 |
疫苗接種 | 高危人群建議流感、肺炎疫苗接種 | 降低重癥感染的幾率,增強免疫屏障 |
健康睡眠 | 爭取每天保證7小時優質睡眠 | 睡眠能幫助免疫修復,有利整體健康 |
?? TIPS:擔心偶爾進補過量或最近飲食雜亂?也不用太焦慮,只要平時飲食多樣,偶爾偏食不會出大問題。關鍵是調整回來,持之以恒。
關于體檢與就醫:有慢性基礎病或出現上述典型警示癥狀的朋友,可考慮每1-2年做一次胸部CT、肺功能檢查,以及基礎血常規。
如果家里老人、孩子突然出現嚴重發熱、呼吸困難或意識不清,記得直接去醫療能力較強的大型醫院,搶時間就是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