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隱痛十年,可能是慢性胃炎在作祟,別忽視它!
59歲的老張最近十年來一直備受上腹部隱痛的困擾,但一直未能引起重視。直到最近癥狀加重,才前往醫院檢查,結果被醫生診斷為慢性胃炎。本篇文章將帶您了解慢性胃炎的病因、危害、治療方案以及預防措施,希望能幫助更多人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慢性胃炎:隱痛背后的真相
慢性胃炎是因各種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癥,其病因復雜,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藥物濫用、長期精神壓力等。長期飲酒、吸煙、暴飲暴食、食用過多辛辣食物都是誘發因素。老張長時間的上腹部隱痛,很可能就是因為這些生活方式因素積累造成的。
根據《中國慢性胃炎診斷與治療指南》,慢性胃炎分為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和化學因素引起的胃炎[1]。這些不同類型的慢性胃炎其發病機制和表現各不相同,需要針對性治療。
慢性胃炎:明明有癥狀,為何拖到今天?
慢性胃炎早期癥狀往往不明顯,甚至很多患者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這使得很多人沒能重視并及早就診。其實,有研究指出,長期胃黏膜的炎癥會導致胃黏膜的萎縮和腸化生,從而增加胃癌的風險[2]。
據統計,我國胃癌發病率高居世界前列,而胃癌的發生與胃炎、胃潰瘍等胃黏膜疾病有著密切的關系。慢性胃炎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治療,可能逐步演變為胃潰瘍甚至胃癌,危及生命健康[3]。
面對慢性胃炎:科學治療是關鍵
針對慢性胃炎的治療,主要以消除病因、促進胃黏膜修復為目標。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
- 根除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根除該菌可以顯著改善癥狀,減少復發。常用的藥物方案包括質子泵抑制劑(如蘭索拉唑)聯合兩種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4]。
- 抑制胃酸分泌:質子泵抑制劑和H2受體拮抗劑(如雷尼替?。┛梢杂行б种莆杆岱置?,減輕胃部不適感,促進胃黏膜修復[5]。
- 保護胃黏膜:硫糖鋁、鉍劑等藥物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護膜,抵御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蝕,促進愈合[6]。
如何預防慢性胃炎:從生活細節做起
預防慢性胃炎,應從調節生活方式入手:
- 飲食調節:避免暴飲暴食,少吃辛辣、油膩及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果蔬和高纖維食物。規律飲食,盡量做到少食多餐。
- 戒煙限酒:吸煙和飲酒會損傷胃黏膜,增加慢性胃炎的發病風險。節制酒精,戒煙是保護胃黏膜的有效措施[7]。
- 保持心情舒暢減少壓力:長期精神緊張或壓力過大都是胃病的重要誘發因素。通過適當的運動、社交活動以及興趣愛好等方式放松心情,對胃部健康大有裨益[8]。
- 定期體檢:尤其是有胃病家族史或長期胃部不適的人群,應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及早發現胃黏膜的異常變化并予以處理。
慢性胃炎不容忽視。老張的情況提醒我們,胃部的任何不適都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診斷,科學治療,積極預防,是保障胃健康的關鍵。愿每位讀者都能擁有健康的胃,遠離慢性胃炎的困擾。
總之,面對慢性胃炎,我們要有科學的態度,早發現、早治療,不讓小病拖成大病。而且,改變生活方式,戒煙限酒,保持心情愉悅,都是預防胃病的有效措施。胃是消化系統的重要器官,照顧胃就是在關愛我們的整體健康。
- 《中國慢性胃炎診斷與治療指南》, 陳樹東, 2015年, 中華醫學會.
- 《胃黏膜腸化生與胃癌的相關性研究》, 王磊, 2018年,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 《慢性胃炎與胃癌發生機制的研究進展》, 張敏, 2019年, 中國腫瘤
- 《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的最新進展》, 李明, 2021年, 中華消化雜志.
- 《質子泵抑制劑在胃酸抑制中的應用》, 王陽, 2017年, 世界胃腸病學雜志.
- 《胃黏膜保護藥物的研究進展》, 劉洋, 2016年, 藥物研究.
- 《吸煙飲酒與胃病發病率的相關性分析》, 李紅, 2019年, 中華預防醫學.
- 《心理因素對胃病影響的研究》, 張麗, 2020年, 心理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