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不少人都聞之色變。尤其是當身邊的人被確診為乳腺癌時,各種信息鋪天蓋地而來,讓人無所適從。在這樣的信息爆炸時代,如何識別與糾正醫學謬誤,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針對乳腺癌的常見誤區進行解析,幫助讀者建立科學的健康觀念。
誤區一:只有有家族史的女性才會得乳腺癌
不少人認為,乳腺癌只有在家族中有患病史時才需要擔心。事實上,這是一種誤區。
科學解讀:研究表明,雖然有家族史的女性相比沒有家族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更高,但大多數乳腺癌患者并沒有家族史。根據美國癌癥協會的數據,只有約10%的乳腺癌病例是由于遺傳基因突變引起的。
正確做法:無論是否有家族史,女性都應該定期進行乳腺癌篩查。40歲以上的女性可以考慮每年進行一次乳腺X光檢查,同時每月進行自我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提高治愈率的關鍵。
誤區二:乳腺癌總是伴隨著疼痛
許多人認為,乳腺癌一定會引起胸部疼痛,實際上,這并不準確。
科學解讀:早期的乳腺癌可能并不會引起任何疼痛,尤其是當腫瘤較小時。因此,不能僅憑是否有痛感來判斷有無乳腺癌。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指出,許多乳腺癌患者在癥狀出現前就已經通過篩查確診。
正確做法:不要因為沒有痛感就忽視乳腺健康檢查。定期做乳腺X光檢查和超聲波檢查,可以幫助早期發現無癥狀的乳腺癌。
誤區三:乳腺癌手術后就能完全治愈
一些患者誤以為乳腺癌切除手術后就能“一勞永逸”,事實上并非如此。
科學解讀:手術是治療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術后仍需根據病情進行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等。術后復發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因此需要長期隨訪和治療。
正確做法:術后定期復查非常重要,醫生會根據病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和隨訪方案。患者要嚴格遵從醫囑,定期進行復查,并不定期進行自我檢查。
誤區四:乳腺自查可以完全代替專業篩查
一些女性認為,只要定期進行乳腺自查,就能夠替代專業的乳腺癌篩查。
科學解讀:乳腺自查確實有助于早期發現乳腺異常,但這并不能完全替代專業篩查。乳腺X光檢查和超聲波檢查能夠發現早期的小腫瘤,這些是自查難以做到的。
正確做法:乳腺自查和專業篩查應當相結合。40歲以上女性每年應進行一次乳腺X光檢查,如果有高風險因素,應根據醫生建議增加篩查頻率。
提升辨別能力的策略
防范措施:提供實用的辨別真偽信息的方法,如查閱權威醫學機構發布的指南、咨詢專業醫生等。美國癌癥協會和中國抗癌協會等都是可靠的信息來源。
培養科學思維:強調培養批判性思維,不輕信未經證實的信息,學會從多個角度審視健康問題。面對網上的各種健康信息,應該多問幾個為什么,了解其背后的科學依據。而且,重要的是要聽取專業醫生的意見。
總結
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屬需要正確認識疾病,避免陷入常見的醫學誤區。本文針對“只有有家族史的女性才會得乳腺癌”、“乳腺癌總是伴隨著疼痛”、“乳腺癌手術后就能完全治愈”、“乳腺自查可以完全代替專業篩查”等誤區進行了詳細解釋。只有通過科學的方式進行早期篩查、診斷和治療,才能提高治愈率,減少并發癥和復發。正確認識乳腺癌,建立科學的健康觀念,才能更好地面對疾病,享受健康生活。
文獻列表:
-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20). Breast Cancer Facts & Figures 2019-2020.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19).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PDQ?)–Health Professional Version.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 中國抗癌協會. (2021). 《中國乳腺癌防治指南(2021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 Smith, R. A., Cokkinides, V., & Brawley, O. W. (2019). Cancer scree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9: A review of current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guidelines and current issues in cancer screening.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69(3), 18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