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癥之一,但很多人對于它的認識還存在一些誤區。這些誤區可能導致延誤治療或采取不恰當的自我管理方式,進而影響病情。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關于乳腺癌的一些常見誤區和正確的健康觀點。
誤區一:乳腺癌只是老年女性的專屬病
很多人認為乳腺癌只是老年女性的疾病,年輕女性沒必要擔心這個問題。事實上,雖然乳腺癌的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但它并不只是老年女性的專屬病。年輕女性同樣可能罹患乳腺癌。
例如,某某醫院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年輕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對于任何年齡段的女性來說,定期自我檢查和專業篩查都非常重要。
科學解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雖然乳腺癌的患病率在50歲以上的女性中最高,但20至30歲的年輕女性也占了一定比例。年輕時發病往往意味著腫瘤類型更具侵襲性,治療更為復雜。
正確做法:所有女性從20歲開始就應進行定期自我乳房檢查,30歲以后應每年進行一次專業的乳房檢查和必要的影像學篩查如乳腺X線檢查或超聲檢查。
誤區二:乳腺癌的主要癥狀是乳房疼痛
很多人誤認為乳腺癌的主要癥狀是乳房疼痛,所以沒有疼痛感覺就認為自己健康無礙。實際上,乳腺癌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疼痛癥狀,乳房疼痛并不是乳腺癌的特異性表現。
乳腺癌的癥狀可以很隱匿,諸如乳房包塊、不規則輪廓、乳房皮膚凹陷、乳頭異常分泌物等,都可能是乳腺癌的表現。
科學解讀:乳腺癌早期可能沒有任何不適癥狀,這就是為什么很多病例在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定期篩查是早期發現乳腺癌的關鍵。
正確做法:女性應定期進行乳房自檢,注意乳房形態、皮膚和乳頭的變化。如果發現任何異常,應及時就醫,接受專業篩查。
誤區三:家庭沒有乳腺癌病史,就不會得乳腺癌
有些人認為,如果家族中沒有乳腺癌的病例,自己就不會得乳腺癌。事實上,盡管家族病史是乳腺癌的一個危險因素,但它并不是唯一的。
乳腺癌的發生涉及多種因素,包括環境、生活方式、荷爾蒙水平等。因此,即便沒有家族病史,也不意味著絕對安全。
科學解讀:研究顯示,只有約5%-10%的乳腺癌患者有明確的家族病史。無家族病史的女性同樣可能因為其他風險因素而罹患乳腺癌。
正確做法:無論是否有家族病史,所有女性都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進行乳腺自檢和專業篩查,以早期發現潛在問題。
誤區四:乳房上有腫塊就是乳腺癌
發現乳房上有腫塊,很多女性會立即聯想到乳腺癌。實際上,乳房腫塊并不代表一定是癌癥,許多良性病變如纖維腺瘤、囊腫等也會出現腫塊。
然而,任何乳房腫塊都應引起重視,應通過專業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以確認其性質。
科學解讀:根據臨床資料,大多數乳房腫塊是良性的,但不能排除惡性可能。一項系統的診斷評估包括體檢、影像學檢查(如超聲、X線)及必要的病理學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正確做法:發現乳房有腫塊時,不要自行猜測,應及時就醫,接受專業檢查以確定腫塊的性質,并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處理。
誤區五:乳腺癌術后就不用再擔心復發
有些患者認為乳腺癌手術后就萬事大吉,不需要后續的治療和隨訪。其實,乳腺癌術后的管理和隨訪同樣重要,定期監測和維持治療是防止復發的關鍵。
即使手術切除徹底,乳腺癌仍有可能復發或轉移,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進行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等多模式治療。
科學解讀:乳腺癌的復發和轉移風險因個體情況而異,通常隨訪年限長達5-10年甚至終身。術后多模式治療和定期復查能顯著降低復發風險,提高生存率。
正確做法:乳腺癌術后患者要嚴格遵循醫生的隨訪計劃,進行定期檢查和必要的輔助治療,以監測可能的復發跡象和健康狀況的變化。
如何有效識別和避免醫學誤區
為了有效識別和避免這些醫學誤區,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查閱權威資料
避免盲目相信網絡傳言,可以多查閱一些權威醫學機構發布的指南,比如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癌癥協會(ACS)、中華醫學會等發表的相關文章和指引。
咨詢專業醫生
遇到醫學問題或困惑時,最好的辦法是咨詢專業醫生,通過面診獲得專業意見和建議,避免自行判斷和處理。
培養科學思維
不輕信未經證實的信息,學會從多個角度審視健康問題,培養批判性思維,是避免醫學誤區的有效手段。閱讀醫學科普書籍、參與健康講座等都是提升醫學素養的好方法。
總結
乳腺癌并不是老年女性的專屬病,任何年齡段的女性都應重視早期篩查;乳房疼痛并不是乳腺癌的主要癥狀,任何發現異常都應及時就醫;沒有家族病史并不意味著絕對安全,所有女性都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定期篩查;乳房腫塊不一定是癌癥,但需要專業檢查;乳腺癌術后仍需定期復查以防復發。通過培養科學思維、查閱權威資料和咨詢專業醫生,我們可以遠離醫學誤區,擁有更健康的生活。
- Yong, W. S. Q., Andersson, T. M., Johansson, A. L., Hsieh, C. C., & Lambe, M. (2016). Reproductive factors and risk of young-onset breast cancer.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66, 44-52.
- Gonzalez-Angulo, A. M., Morales-Vasquez, F., & Hortobagyi, G. N. (2007). Overview of resistance to systemi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In Breast Cancer Research, 57(5), 748.
-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21). Breast Cancer Facts & Figures 2021-2022.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 Li, J., & Humphreys, K. (2016). Identifying susceptibility loci for breast cancer risk—Validation of recent findings in equivalent European cohorts.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Biomarkers, 25(5), 735-744.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Global Strategy for Women’s, Children’s and Adolescents’ Health (2016-203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