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共存:健康風險與管理指南 ??
01 簡單了解:高血壓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或許你也遇到過這樣的身邊人:一邊在家量血壓,一邊忍著嗓子不舒服,甚至同時咳嗽流鼻涕。其實,“高血壓”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比如咽喉痛或感冒)這兩種情況,在中老年人群體中真的不少見。這兩種病乍一聽很普通,但同時發生時,細節上其實要格外當心。
高血壓,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血管里“壓力大”。如果長期“氣壓”很大,心臟、血管、腎臟等重要器官會慢慢受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是我們常說的“感冒”、咽喉炎,多由病毒引起,也可能是細菌在搞事情,表現為嗓子疼、流涕、咳嗽等等。這兩種病平時看起來各走各的,但一碰到一起,本就不安分的高血壓,常常會被刺激得更難控制。
02 這些表現要當心:怎么分辨高血壓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 (1)高血壓的跡象 很多人剛開始高血壓時,幾乎沒感覺,頂多覺得偶爾頭暈、易疲勞。就像有位52歲的男性朋友,他平時工作忙,壓根沒注意血壓,直到一次爬樓后突然持續頭痛,才不得不去醫院。持續頭痛、明顯頭暈、胸悶,特別是這種癥狀一整天都不緩解,就得提高警惕了。
-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信號 上呼吸道感染剛開始,多表現為嗓子輕微不適、有點發癢,或者偶爾清晨咳嗽。等到病情加重時,流清鼻涕、持續咳嗽、咽喉疼痛、聲音嘶啞、甚至發燒都可能出現。比如63歲的女性患者,最初嗓子偶有干感,后來咳嗽加重、體溫明顯升高,影響了正常飲食休息。
- (3)二者同時出現時的提示 假如原本血壓就偏高,這時又突然有持續咽痛、高熱或咳嗽,血壓還跟著波動,就不能只當做普通感冒處理。尤其是已經合并心臟疾病的人群,需要格外小心異常的呼吸不暢或乏力。
03 為什么會得這兩種?。恐饕蚍治???
說起來,高血壓的成因挺復雜。如果家里父母有高血壓,自己就容易“中招”。除此以外,作息紊亂、經常熬夜、身體缺乏鍛煉,都是“幕后推手”。還有一個對身邊人影響很大的——現代人喜歡重口味,每天的飯桌上如果油、鹽、糖都不少,高血壓的風險也會上升。醫學研究顯示,40歲以后血管彈性會逐步下降,因此年齡越大,越容易出現血壓異常。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則通常是病毒或者某些細菌趁你抵抗力低下的時候“偷襲”。最常見的情境有:換季衣服沒加好、空氣干燥、長時間待在密閉擁擠的地方。在有高血壓基礎的人群中,一旦“感冒”來襲,身體本身要應對炎癥,容易造成血壓波動變大——等于是“雙重考驗”。
04 檢查確診怎么做?科學辨別每一步 ??
要真正分清高血壓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得靠規范檢查。簡單來說,高血壓的診斷主要靠測量血壓,一般連續三天、不同時間血壓都≥140/90mmHg才算。現在家用血壓計不少見,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常備一臺。醫生還會進一步安排心電圖(ECG)、血脂、腎功能等檢查,目的是早期發現心血管有沒有受到影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確診,更多依賴醫生的問診和體格檢查。溫度計監測體溫、咽部觀察、聽肺部呼吸音是常規步驟。如果持續高熱或癥狀拖得太久,醫生可能建議做血常規檢查,有時也會用咽拭子(檢測病毒或細菌類型),找出“禍首”才能有的放矢地用藥。
05 治療和管理:遇到這兩種病,一般怎么應對???
打個比方,高血壓就像一座需要定期檢修的“水壩”,日常管理最重要。醫生一般會根據每個人的情況選擇不同類別的降壓藥,如鈣通道阻滯劑、ACEI等。對于早期高血壓,調整作息和體重、改善膳食結構通常有幫助,但中重度患者常常還需要長期服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則側重于緩解不適癥狀。讓身體多休息、多喝溫水,有時服用適量退燒藥、止咳藥,能幫助減輕痛苦。病毒性感冒通常無需抗生素,反而濫用可能增加副作用。如果癥狀嚴重或咳嗽持續不改善,醫生評估后才會使用抗生素或進一步藥物治療。
說到并發癥管理,比如腎臟異?;虺霈F心律失常時,醫生會根據檢查結果聯合用藥,并密切監測病情變化。遇到持續高熱、意識模糊、或胸痛、呼吸嚴重不暢等情況,有必要及時送醫,不能拖延。
06 生活細節里的預防妙招 ????
- 清淡飲食:日常建議多吃新鮮蔬果(如菠菜、橙子),有助于增加鉀攝入,幫助調節血壓。全谷物(燕麥、糙米)適合早餐或主食選擇,飽腹感強,而且含有可以保護心血管的膳食纖維。
- 合理運動:每周至少安排3次的散步、慢跑或太極,各自可以視自己興趣選擇。運動不僅能幫助血管“靈活”,還提升免疫力,對防感冒也有好處。
- 作息規律:充足、規律的睡眠是個不起眼的好習慣。睡前關掉電子產品,讓身體更快“進入修復狀態”,減少免疫力波動。
- 衛生習慣:外出后、吃飯前記得勤洗手,在流感高發季適當戴口罩。家中多通風,保持空氣清新,同時根據天氣變冷加減衣服,減少受涼。
- 定期體檢:對于40歲以上的人,建議一年體檢一次,包括血壓、血脂、腎功能檢測,等于給身體做一次全面“年檢”。
- 疫苗防護: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每年可以考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尤其在秋冬之交。
- 心情放松:偶爾通過看書、賞花、聊天等方式放松,愉快的心情對免疫水平有隱形幫助。壓力大時,可以做幾次深呼吸,讓身心都緩緩勁兒。
如果你已經有高血壓,并出現反復咽喉不適、高熱不退或明顯乏力,不妨早點去社區醫院或綜合性醫院的全科門診看看。急性咽喉痛合并吞咽困難,或出現血壓持續不穩時,也要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說到底,“會管理”比“猛吃藥”更重要。家里老人小孩,不妨一起督促,每周安排一次家庭血壓測量、共同打掃衛生,預防從日常小事做起。不必過度擔憂,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高血壓和小感冒都能穩穩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