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聽到“癌癥”這個詞匯時,許多人都會感到心情沉重甚至恐慌。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一種常見卻極具威脅性的癌癥——晚期肝癌。雖然聽起來令人心情沉重,但了解它的相關知識、認識其癥狀、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這種疾病,增加康復的希望。
肝癌是全球范圍內導致高死亡率的癌癥之一。據統計,肝癌在全球癌癥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三,其中晚期肝癌的預后尤為不佳。盡管如此,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為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療方案和希望。同時,通過早期篩查和有效的預防措施,可顯著降低肝癌的發生率。
肝癌的病因及風險因素
肝癌主要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肝癌又分為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和混合型癌。肝細胞癌是最常見的一種。導致肝癌的風險因素多種多樣,主要包括: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酒精性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遺傳性肝病如血色素病等。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導致肝癌的主要病毒感染因素。長期感染HBV或HCV,會導致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最終可能進展為肝癌。此外,長期大量飲酒也是導致肝癌的重要風險因素之一。酒精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會直接損傷肝細胞,導致肝硬化,并增加肝癌的風險。
肝癌的癥狀與診斷
早期肝癌通常沒有明顯癥狀,因此常常被忽視。然而,隨著病情的發展,肝癌患者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右上腹不適、乏力、體重下降、皮膚黃疸、肝脾腫大等癥狀。當腫瘤壓迫周圍組織或血管時,還可能出現腹水、下肢水腫等。
肝癌的診斷主要通過影像學檢查和血清學檢查。常用的影像學檢查包括肝臟B超、增強CT、磁共振成像(MRI)等。這些檢查能夠顯示肝臟內腫瘤的大小、位置和形態。血清學檢查如甲胎蛋白(AFP)檢測是肝細胞癌的重要篩查和診斷手段。AFP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肝細胞癌,但并非所有肝細胞癌患者AFP均升高。
此外,肝組織活檢也是診斷肝癌的重要方法,通過從肝臟中取出少量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可確診肝癌的類型和分期。對于晚期肝癌患者,通常需要進一步評估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到其他部位,如肺、骨骼等,以制定更為合理的治療方案。
肝癌的治療方法
晚期肝癌的治療較為棘手,但現代醫學提供了多種治療選擇,能夠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治療方式的選擇主要取決于肝癌的分期、患者的健康狀況和肝功能。
手術切除:對于局限于肝臟的肝細胞癌,尤其是早期肝癌,手術切除是首選的治療方法。切除腫瘤后可以顯著延長生存期,但對于晚期肝癌患者,手術切除常常不再適用。
肝移植:肝移植是治療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別適用于腫瘤局限于肝臟且無遠處轉移的患者。肝移植不僅可以去除腫瘤,還能從根本上治療肝硬化等基礎疾病,但存在供體不足和術后排斥反應的問題。
局部治療:對于無法手術的肝癌患者,局部治療如經動脈化療栓塞(TACE)、射頻消融(RFA)等是常見的選擇。這些方法通過局部消滅腫瘤細胞或阻斷腫瘤血供,達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全身治療:靶向藥物治療和免疫治療是晚期肝癌全身治療的重要手段。靶向藥物如索拉非尼、侖伐替尼能夠有效延緩腫瘤生長,提高生存期。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納武利尤單抗、派姆單抗也在晚期肝癌的治療中顯示出良好的療效。
肝癌的預防措施
預防肝癌的關鍵在于減少風險因素的暴露和早期篩查。以下是一些預防肝癌的建議:
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對于未感染HBV的人群,接種疫苗能夠顯著降低肝癌風險。
定期篩查:對于有肝癌高風險因素的人群,如慢性HBV或HCV感染者、肝硬化患者、家族史等,應定期進行肝臟影像學檢查和AFP檢測,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肝癌。
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肝癌的發生風險。應避免大量飲酒,保持健康體重,合理膳食,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食物,減少脂肪攝入,避免食用含黃曲霉毒素的食品。
戒煙:吸煙是多種癌癥的風險因素,包括肝癌。戒煙不僅可以降低肝癌風險,還能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肝癌的未來治療前景
隨著醫學科技的不斷進步,肝癌的治療方法也在不斷發展。目前,新型免疫療法、基因治療、干細胞治療等正在進行臨床研究,未來有望為肝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
免疫療法:通過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細胞。近年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肝癌治療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進一步研究和驗證。
基因治療:通過基因編輯技術直接修復或替換致癌基因,雖然目前尚處于研究階段,但未來前景廣闊。
干細胞治療:利用干細胞修復受損的肝組織,促進肝臟再生,有望為肝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途徑。
保持積極心態面對肝癌
患上肝癌并不意味著生命的終結,保持積極的心態尤為重要。肝癌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定期復查,控制病情。同時,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有助于提高身體抵抗力。
對于患者家屬來說,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愛和支持也是幫助患者度過難關的重要環節。家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照顧患者的飲食起居,陪伴患者參加治療,幫助患者調節情緒,積極鼓勵患者面對病情。
引用文獻
Kim, E. et 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olecular biology and therapy.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9).
Llovet, J.M., et 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at Rev Dis Primers (2016).
Bruix, J., Gores, G. J., & Mazzaferro, V.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linical frontiers and perspectives. Gut (2014).
Yang, J.D., & Roberts, L. 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global view.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0).
Forner, A., Reig, M., & Bruix, J.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Lancet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