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報告顯示,患者肝功能相關的多個指標異常,腫瘤標志物顯著升高,初步診斷為肝癌。這些指標均遠超正常參考范圍,提示肝臟存在嚴重病變。
肝炎病毒感染如乙肝和丙肝是導致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長期飲酒、脂肪肝、吸煙以及某些遺傳因素也可能增加肝癌發病風險。
肝癌:我們需要面對的挑戰
肝癌是指發生在肝臟的惡性腫瘤,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解毒和代謝器官之一。當肝臟細胞受損并且惡變時,就有可能引發肝癌。肝癌的主要類型為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和混合型肝癌。
肝癌的危害巨大,早期多無明顯癥狀,容易被忽視,發展到晚期往往才被發現。據《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的一項研究,肝癌在晚期患者中的五年生存率不足20%。相比其他類型的癌癥,肝癌的預后較差,這與肝臟復雜的功能及其獨特的血流供應密切相關。
肝癌的治療:走出困境的關鍵
肝癌的治療方式多樣,主要包括手術切除、肝移植、射頻消融、放療、化療和靶向治療等。手術切除是早期肝癌的首選治療方式,效果較好,但受限于患者肝功能及腫瘤大小。而對于晚期或不可手術的患者,肝移植則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雖然其適應癥嚴格,供體短缺也限制了其應用。
如何預防肝癌:從生活習慣開始
肝癌的預防重點在于減少危險因素的暴露。高危人群包括長期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者,長期酗酒者,有家族遺傳史者,應特別注意以下預防措施:
1. 接種乙肝疫苗,有效預防乙型肝炎,減少感染機會。
2. 定期進行肝臟功能檢查及肝炎病毒檢測,早期發現慢性肝病并積極治療。
3. 控制飲酒量,避免長期酗酒,以減少酒精性肝病的發生。
4. 維持健康體重,預防肥胖,減少脂肪肝的風險。5. 避免食用霉變食物,以防攝入黃曲霉毒素。
肝癌的防控需要醫患共同努力,密切關注自身體檢結果,咨詢專業醫生意見,定期隨訪,積極配合治療。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減少肝癌的發生,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質量。
引用文獻
Yoshida, H., et al. (2020).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ecent trends in worldwide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Hepatology Research, 50(10), 1991-2006.
Bruix, J., et al. (2011). 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 update. Hepatology, 53(3), 1020-1022.
Singal, A. G., et al. (2014). Surveillance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1(4), 261-269.
Forner, A., et al. (2018).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e Lancet, 391(10127), 1301-1314.
El-Serag, H. B., et al. (2019). Global Epidemiolog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ends and Etiology. Clinics in Liver Disease, 23(4), 46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