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31歲的成都市女性來到四川省人民醫院皮膚病性病科研所,她被診斷為慢性蕁麻疹。常年飽受瘙癢困擾的她,這次診療中接受了吡美莫司乳膏和枸地氯雷他定片的治療。慢性蕁麻疹是一種常見但易被忽略的疾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讓我們一起了解更多關于這樣的“瘙癢之王”。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一種表現為全身皮膚出現風團、紅腫、瘙癢的過敏性疾病。慢性蕁麻疹是指病程超過6周的蕁麻疹。盡管它不會致命,但其反復發作的特點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精神狀態。
慢性蕁麻疹:多種原因交織的結果
慢性蕁麻疹的發病機制非常復雜,通常與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有關。它可能由各種因素誘發,包括食物、藥物、感染、環境和精神壓力等。此外,一些內源性因素如甲狀腺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也可能引發或加重病情。每次發作會產生大量組胺,導致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形成水腫性紅斑和明顯瘙癢。
據研究,慢性蕁麻疹的病理機制主要涉及機體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它是一種多因素綜合作用導致的疾病,除了外界觸發因素如食物過敏和環境變化,還有內在的身體狀態如情緒壓力、激素波動,對疾病的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根據一項發表在《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的研究,慢性蕁麻疹患者中有一部分是由于自身免疫反應引起的。
如何治療:緩解癥狀是關鍵
治療慢性蕁麻疹的主要目標是控制癥狀和防止復發。目前,抗組胺藥物依然是治療的基石?;颊咚褂玫蔫鄣芈壤姿ㄆ且环N即效抗組胺藥,能夠迅速減輕瘙癢和風團癥狀;而吡美莫司乳膏則是一種局部免疫調節劑,適用于治療局部頑固性皮損區域。
臨床試驗表明,常規使用第二代抗組胺藥物,如枸地氯雷他定,安全有效,且副作用較小(參考:Bachert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20)。對于那些常規治療無效或病情嚴重的患者,還可以考慮使用更高劑量的抗組胺藥或添加其他藥物如白三烯拮抗劑、免疫抑制劑等。
預防慢性蕁麻疹:防患于未然
對于慢性蕁麻疹患者,預防發作至關重要。首先,應當盡量避免已知的過敏原,如某些食物、藥物和環境因素。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規律作息也是關鍵。特別注意皮膚護理,避免使用刺激性護膚品,保持皮膚的清潔和滋潤。
此外,慢性蕁麻疹的高危人群(如有家族過敏史、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早發現潛在的誘發因素,并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主動預防。一項發表在《Dermatologic Therapy》上的研究提到,飲食控制和心身調節在慢性蕁麻疹的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總的來說,慢性蕁麻疹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疾病?;颊卟粦p視其帶來的困擾,應在癥狀初現時及時就醫,接受專業診治,避免病情惡化。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合理的生活習慣和科學的預防方法,將有助于長期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引用文獻
Bachert, C., et al.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ilastine Compared with Levocetirizine and Placebo in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A Multinational,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20.
Zuberbier, T., et al. "Chronic urticaria: H1-antihistamines remain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20.
Church, M. K., et al.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in children: A review of management." 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