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麻/硬膜外麻醉)
大多數人以為麻醉醒來就結束了,其實不少老年患者會出現“術后譫妄”。表現為短時間內意識模糊,認不得親人,夜里突然大聲喊叫,白天昏昏欲睡。
導致譫妄的原因常見于:術后疲勞、藥物作用、大手術應激等造成大腦短暫失衡。和老人術前腦部“抵抗力”降低也有明顯關系。
這類情況常被誤以為只是年紀大了“迷糊”,其實越早識別就越容易恢復。
很多人想知道:“麻藥褪去后疼不疼?用多少藥才算安全?”實際上,大部分麻醉藥效在4~6小時內消退,隨后傷口疼痛逐步顯現。科學的鎮痛策略,就顯得特別關鍵。
鎮痛方案 | 適用情況 | 優勢與注意點 |
---|---|---|
多模式鎮痛 (小劑量多藥聯合) | 絕大多數老人適合 | 緩解疼痛更全面,降低惡心、頭暈等副作用 |
口服止痛藥 | 恢復期、輕中度疼痛 | 簡便,不易上癮,但劑量需嚴格控制 |
阿片類藥物 | 劇烈疼痛時備用 | 僅短期、小劑量使用,需醫護嚴密監測不良反應 |
不少人問:“麻藥消了是不是就能隨便活動?”剛恢復時,急于下地反而傷身,科學評估逐步鍛煉效果好。
手術后最初1~2周,是恢復活動力的關鍵期。數據顯示,早期康復鍛煉能讓獨立行走時間提前40%。
小案列:83歲的李大爺術后第五天在醫師指導下,嘗試床邊坐起和腳踝環轉練習,一周后已能在家人幫助下用助步器短距離行走。
康復非一日之功,家屬耐心陪伴非常重要。